学校各院(部):
&补尘辫;濒诲辩耻辞;科研管理系统&补尘辫;谤诲辩耻辞;是高校科研管理实现科研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平台,能够全面、实时、准确提供学校的有关科研信息,为学校领导有关科研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为学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为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我院&补尘辫;濒诲辩耻辞;科研管理系统&补尘辫;谤诲辩耻辞;已于今年3月投入测试运行,目前已经完成人员信息库,项目信息库,成果库,论文论着(期刊源)库的定制开发工作,即将向全院推广使用,下面将具体填报要求通知如下:
一、统一填报时间:
2011年7月25-2011年8月25日
二、具体要求:
1、教师个人自行登录&补尘辫;濒诲辩耻辞;科研管理系统&补尘辫;谤诲辩耻辞;,修改登录名(&补尘辫;濒诲辩耻辞;职工号&补尘辫;谤诲辩耻辞;)和初始登录密码。
科研管理系统的登录地址为: http://211.69.44.201:8080/business/login.jsp
2、教师自行填报“个人资料”中“基本信息”和“详细信息”中的个人信息简况。其中“基本信息”所有项目均为必填项目,“详细信息”中“政治面貌”、“行政职务(如果有,则必填)” “导师类型”(如是硕导、博导则必填)、“民族”、“办公电话”、“手机”、“第一外语”、“电子邮箱、“教师类别”、“聘任日期”、“学术特长”选项为必填。
3、教师对系统内部已经具有的&补尘辫;濒诲辩耻辞;科研详情&补尘辫;谤诲辩耻辞;(包括&补尘辫;濒诲辩耻辞;项目信息&补尘辫;谤诲辩耻辞;、&补尘辫;濒诲辩耻辞;成果信息&补尘辫;谤诲辩耻辞;、&补尘辫;濒诲辩耻辞;获奖信息&补尘辫;谤诲辩耻辞;)等基本信息进行核对,如上述信息数目正确、录入准确,则向下进行第4项(完善信息)工作;如果以上信息有误或缺失,请以学科为单位及时向各二级院系科研办(科研科)反应,由二级学院统一进行处理。
4、完善&补尘辫;濒诲辩耻辞;纵向项目&补尘辫;谤诲辩耻辞;中的项目信息。已经承担各级各类课题(包括国家、省部、厅局级项目,以及博士科研基金,科研苗圃工程项目等全部类型的课题)的负责人(为本院教师)需对&补尘辫;濒诲辩耻辞;纵向项目&补尘辫;谤诲辩耻辞;中的&补尘辫;濒诲辩耻辞;项目成员&补尘辫;谤诲辩耻辞;进行填写和完善。课题组其他成员不需重复录入。如果课题负责人为非我院教师的项目,需由我院参与课题的教师(按名次顺序靠前的第一人)录入该项目的有关信息。
5、填报&补尘辫;濒诲辩耻辞;科研成果&补尘辫;谤诲辩耻辞;中的论文论着信息。所有教师均需填报&补尘辫;濒诲辩耻辞;科研成果&补尘辫;谤诲辩耻辞;中的&补尘辫;濒诲辩耻辞;论文成果&补尘辫;谤诲辩耻辞;、&补尘辫;濒诲辩耻辞;着作成果&补尘辫;谤诲辩耻辞;、&补尘辫;濒诲辩耻辞;研究报告&补尘辫;谤诲辩耻辞;、&补尘辫;濒诲辩耻辞;鉴定成果&补尘辫;谤诲辩耻辞;、&补尘辫;濒诲辩耻辞;成果转化&补尘辫;谤诲辩耻辞;、&补尘辫;濒诲辩耻辞;艺术作品&补尘辫;谤诲辩耻辞;等信息。
6、填报信息应包括近5年以来的所有科研信息(如需职称晋升则填报任现任职称以来全部科研信息)。其中&补尘辫;濒诲辩耻辞;论文成果&补尘辫;谤诲辩耻辞;具体需要填写的项目有&补尘辫;濒诲辩耻辞;基本信息&补尘辫;谤诲辩耻辞;、&补尘辫;濒诲辩耻辞;论文作者&补尘辫;谤诲辩耻辞;、&补尘辫;濒诲辩耻辞;收录情况&补尘辫;谤诲辩耻辞;(需附检索件的扫描文档)、&补尘辫;濒诲辩耻辞;依托项目&补尘辫;谤诲辩耻辞;等。
7、完善&补尘辫;濒诲辩耻辞;学术活动&补尘辫;谤诲辩耻辞;中的参加学术会议的信息。学术会议信息中的所有项目均为必填项目。
叁、注意事项
此次信息录入将作为今后个人科研信息的基本资料。在职称晋升、科研统计、科研奖励等工作中作为重要依据,希望各位老师在填报过程中认真审核,全面准确如实地填报数据。
教师填报信息结束后,由二级学院进行审核,审核完毕后学院将在网上进行检查验收,验收时间为9月1 日-9月9日,检查项目包括填报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填报信息不完整或不真实者,视为验收不通过。
附件:填报 “科研基本信息”的说明文件
科研处
2011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