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班仪式及授课现场

实践教学环节
本网讯(文/图 郭静 张飞)2025年10月17日至10月21日,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国产精品自在线国产2025年第三期培训班在南阳顺利举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姬淅伟、中医药科技教育处主任李海涛,我校药学院(中药制药技术与装备行业学院)执行院长雷敬卫,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的学员共同参加开班仪式。
在开班仪式上,雷敬卫代表学校向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表达诚挚的谢意,同时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学员表达了最热烈的欢迎与深切的问候,并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学校悠久历史、深厚底蕴及蓬勃发展的现状。他表示,学校紧密跟随时代步伐,深入学习并积极践行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印发的《对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将政策导向有效转化为实际行动。学校紧紧围绕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既具备扎实中医药理论基础,又拥有卓越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学校积极推动中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展。
姬淅伟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瑰宝,人才是其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实施“岐黄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核心目的是培养一批懂技术、善传承、能创新的骨干力量,最终为中医药发展筑牢人才根基。河南省作为中医药重要发源地,中药材资源丰富,拥有山茱萸、金银花等6个品种8个基地通过国家骋础笔认证,以及27个原产地标志认定品种。南阳市是医圣张仲景故里,规模化种植83个中药材品种,为培训班提供实践资源与产业案例。本次培训安排多样化课程与实践活动,旨在加强中药学工作者交流,探索中药学发展新思路与新方法,希望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雷敬卫作为项目承办单位的代表,从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雷敬卫强调,在省卫健委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学校党委的精准引领下,学院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的培训工作,携手各方力量,共同助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
培训会为期5天,采用课堂授课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充实且丰富。课堂授课环节邀请了张振凌等四位专家进行讲授,涵盖中药经方实践研究、中药炮制的发展、加强与促进艾产业健康发展等多方面内容。学员们还参与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深入学习了来自全国十余位权威专家对于中药经方炮制质量发展与机制研究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行业实践经验。
在实践教学阶段,学员们亲赴医圣张仲景故里南阳、“山茱萸”主产地镇平县、仲景宛西医药公司、医圣祠、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等地,沉浸式感受仲景中医药文化从起源、发展到传承的每一个鲜活篇章。在山茱萸骋础笔基地实践过程中,学员们仔细观察山茱萸的生长环境和特性,详细了解中药材从种植到成品的整个产业链流程。在仲景宛西医药公司,学员们参观了现代化的制药车间,目睹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检测流程,深刻体会到中医药产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深化了学员们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激发了他们将所学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运用于日常实际工作中的热情,更增强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编辑 吴晋一;审核 贾姝)